凤阳县楼西回民锣鼓历史悠久,约形成于清乾隆二十年(1755年)前后。
楼西回民锣鼓班子阵容整齐,乐器组合合理,配合默契,具有强烈的表现力。主要乐器有花鼓一个,大锣1至2面,大镲1至2副,小镲1副,云锣1至2面,镗锣十多面,另配一只约2米长状如唢呐的长管铜号,俗称“尖子”。鼓手在楼西回民锣鼓乐队中起着指挥的作用,其他乐器如众星捧月,各显其能,相随相伴。
楼西回民锣鼓擅长演奏民间传统曲牌,主要有《大十番》《小十番》《小五番》《老五番》《十八番》等。曲牌中常出现音乐细节的变化,模仿自然界某些动物的声音和动作,如“老龙喘气”“雁落沙滩”“兔子偎窝”“老母鸡下蛋”等,惟妙惟肖,节奏分明,热烈奔放,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。
凤阳县楼西街是回民比较集中的居住地,因此楼西回民锣鼓班子成员全部由回民组成,主要靠家族教授传承。清末,常家英是楼西回民锣鼓班子的主要鼓手,民国期间传于其子常立波,常立波10岁时即参加演奏,基本功扎实,技巧娴熟,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楼西回民锣鼓有名的鼓手。常立波逝世后,其长子常臻玉操鼓领军,成为褛西回民锣鼓的新一代传承人。
楼西回民锣鼓特殊的艺术表现力,在民间文艺演出和节日歌舞活动中备受群众的喜爱,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。20世纪70年代初,中央广播艺术团慕名来到凤阳县,为楼西回民锣鼓曲牌《新十番》《锣鼓乐》录制音像,并将其制作成唱片在全国播放。1976年,上海交响乐团到凤阳采访,为楼西回民锣鼓演奏录制音像。1985年和1986年,楼西回民锣鼓曾被外国专家采访,并被录制成音像制品。
2017年,楼西回民锣鼓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。